字:
关灯 护眼
网站首页 > 非过客 > 第八十六章 浙党不再是原来的浙党了

第八十六章 浙党不再是原来的浙党了(1 / 2)

……

……

“冯大夫,你想做沈一贯?”方应识一语道破天机,众人精神俱是一振。要知道,浙党最扬眉吐气的时候便是沈一贯担任首辅的那几年。

上有沈一贯呼风唤雨,下有方从哲紧密配合。可自温朝建立后,浙党的势力范围一缩再缩,在温代宗之时,浙党正式宣告解散。

这些浙江籍官员平日里在朝为官,看着齐党、荆党团结一心,心中不泛酸是不可能的。听方应识说完,众人都将饱含期冀的目光投向冯枚。

冯枚的地位太特殊了。

要知道,当今陛下在东宫时最信任的便是朱酌与冯枚二人。陛下登基后,封了朱酌为太傅,可对冯枚的封赏却迟迟没有到来。

这说明什么?

说明这将是个大奖。

冯枚年轻有为,又圣眷正浓,他科举后入选了庶吉士,等个二三十年定然是要入阁的。冯枚笑了笑,道:“龙江先生何等人物?冯某只能神往罢了。”

沈一贯,字肩吾,号龙江。

“神往?”

众人欢欣鼓舞起来。

“神往”两个字说的好,这显露出了冯枚的野心。翻译一下,冯枚的话便是这般意思:“我眼下虽不能与沈一贯相提并论,但那却是我的终极目标。”

众人对视了一眼,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。冯枚自袖中摸出了一份奏疏,道:“这是本官拟的奏疏,还请诸位一观。若是赞同,几位大可以与本官联名上书。”

肖岫先取过一看,道:“下官愿意联名!”几人看了,道:“下官等皆愿联名!”之所以这么简单,乃是因为这份奏疏是冯枚为了保举于谦、王守仁、沈一贯、方从哲、张煌言几人进入功臣祠所写。

当然,这份奏疏被众人视为朝廷机密,自然而然地跳过了方应识。冯枚等几人都署了名后,他捧着奏疏,缓缓走到了依然在大吃大喝的方应识身旁。“方先生,请你也看看。”冯枚笑着将奏疏递了上去。

众人都是一惊,方应识眼神中也闪过了一丝错愕。“大夫,这……这恐怕不太好吧……?”肖岫试探着问道。冯枚笑着摇了摇头,道:“你我都是同乡,一入官场深似海,不信任同乡,还能信任谁?”

方应识眉头跳了跳,放下了手中的鸡翅膀。待他用手帕擦了擦手上的油污,便接过了冯枚手中的奏疏,就这么看了起来。

良久,方应识道:“如果以此封奏疏递上去,必然会被留中不发。”尹师盛轻咳一声,道:“肖郎中,你怎么请来这么一个口不择言的疯子?”肖岫也吓了一跳,急忙对着方应识低声喝道:“你怎么回事?!还不快向冯大夫致歉?!”

方应识却一言不发,只是直直地望着冯枚的双眼。冯枚轻声一笑,收回了奏疏,道:“那依方先生看,怎么改合适?”

众人又是一惊,冯大夫竟然真的听信了方应识的话?!

方应识也是一愣,随即脸色变得红润起来,道:“划去方从哲的名字。”“什么?!”众人对视了一眼,大理寺少卿陈符已经冷笑起来了。冯枚坐回椅子上,道:“本官愿听方先生高论。”

方应识道:“我朝编写《明史》之人乃是东林余裔,对浙党中人多为谤毁之词。沈一贯公认的功绩便是破获‘妖书案’,除此之外,再无任何好评,而恶名却有不少。”

“此外,东林党对方从哲则多是讽刺之词,极力强调萨尔浒一役中方从哲之识人不明,丝毫不提功绩。”方应识为自己斟了杯酒,道,“如果保举方从哲,可能会出岔子。这是冯大夫重建浙党的第一步,应该不想失败吧?”

冯枚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,他自袖中摸出了另一份奏疏,递到了方应识的手中。待方应识看完,他面容有些惊愕地望向笑吟吟地冯枚,道:“你早就算到这点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