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网站首页 > 重生朱棣之子 > 第十七章:博弈(下)

第十七章:博弈(下)(2 / 2)

朱高煦内心慌得要死,脸上却不敢有所表现,只是沉着脸不说话。

望着朱高煦,朱元璋沉默良久,他想起了朱标临死前对他说的话。

最终因为冬季寒冷的原因,他不忍朱高煦的膝盖受罪,便走下御陛,伸手去扶朱高煦,同时轻声道:“别跪了。”

“谢皇爷爷。”

这一刻,朱高煦清楚的感受到了朱元璋手臂传来的力量,以及力量背后表示的真切关心。

虽然朱元璋对自家子孙的要求很严格,甚至让人觉得变态,但必须承认,他对自家子孙的关心与疼爱也同样超乎寻常的好,好到令人羡慕又嫉妒。

朱元璋望着站起之后,身形修长,即将长大成人的朱高煦,心中不由得一叹:“若你是标儿的孩子,该多好?”

实际上,朱标病逝后,朱元璋之所以犹豫,没有立朱棣为新任太子的原因,正是因为朱棣与朱元璋太像了。

并非不想,而是不能!

因为老大太子朱标、老二秦王朱樉死了,可老三晋王朱棡还活着,按齿序排不到老四燕王朱棣。

另外,还有最重要的一点,朱元璋看朱棣,就如同看着年轻时的自己,纵然朱棣战功卓著,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——腹黑、残忍、暴躁。

为了确保江山稳固,就目前来说,朱元璋是断然不会选择朱棣的,除非朱棣能改变性格,而一个人的习性又怎会轻易变化?

同样的道理,朱元璋对官员极不友好,可谓是“官不聊生”,若朱棣上位,极可能会像朱元璋一样,继续维持“官不聊生”的局面。

这种情况,正是绝大多数官员不愿意见到的。

总之,朱棣上位之路,必然困难重重。

朱高煦把朱棣比作汉武帝,正是朱元璋最大的顾虑。

朱元璋并不怀疑朱棣的军事能力,但他更害怕朱棣继位后以举国之力打击北元,杨广三征高句丽败光大隋国力,导致天下大乱,以至于隋二世而亡。

相较之下,如果他能在朱允炆继位之前替对方把“强臣”都清理干净,并留下一批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,何愁大明不能安稳?

不过,朱高煦胆大包天,借以懿文太子朱标生前有中毒迹象之事,戳破了朱允炆“仁孝”的假面具。

换言之,即便朱允炆继位后,朝堂之上没有了“强臣”,可观其人近期“动辄鞭打奴仆,异常暴躁,事后又悔恨交加,悲伤难过”的表现,怕是难以做好一个守成之君。

就在朱元璋沉思时,殿外近侍敲门道:“启禀陛下,张太医求见。”

这时,怔怔出神的朱元璋,被近侍的声音拉回现实,他特地咳了两下,赶走脑海中混乱的思绪,接着起身登上御陛,重新坐回御座,方才沉声道:“让他进来。”

片刻后,殿门被打开,一位头戴乌沙,身穿青色官服的中年官员,疾步走了进来。

来者正是不久前刚被朱元璋提升一级的张太医,他走到御陛前方十步之外停下,推金山倒玉柱跪下叩首道:“臣太医院院判张逸仙,拜见陛下。”

“有何紧急之事?”

朱元璋没有让张太医平身,而是怀疑对方小题大做,阴沉着脸问道。

他心里明白,张太医负责诊治朱允炆,此来禀告之事定然与朱允炆有关。

但他昨天去探望时,见朱允炆精神尚佳,饮食正常,所以他坚信年富力强的朱允炆并无大碍,修养些时日必会痊愈。

张太医低着头,颤抖着声音道:“臣死罪!”

“高煦是咱的孙儿,不是旁人,你有话快说,有屁快放!堂堂太医院正六品院判,说话吞吞吐吐,成何体统?”

朱元璋斜了一眼朱高煦,见后者面无表情,略做思考后,便不耐烦的对跪着的张太医骂道。

张太医颤音道:“禀陛下,皇孙殿下(朱允炆)病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