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网站首页 > 大唐天运 > 第二十四章 奸相,独舞

第二十四章 奸相,独舞(2 / 2)

裴耀卿改革漕运堪称大手笔,不但解决了长安的粮荒,而且提高了粮草转运的效率,减少了转运的消耗,还疏通了南北的物流,受益的不止是李隆基,而是整个大唐。

“臣为陛下贺,为大唐贺!”李林甫这厮又开始蹈舞了。

“臣为陛下贺,为大唐贺!”百官齐声高呼,却是看向领袖张九龄。

张九龄躬身贺礼,他们也躬身贺礼,就剩下李林甫一人独舞。

其实也有大臣陪着李林甫跳舞,比如卫尉卿杨洄、“伏猎侍郎”萧炅和几位李唐宗室,可他们看着大家都没跳,索性也尴尬地停了下来。

李隆基的视线都没敢离开奏章,直到李林甫跳完了他才抬起头来,嘉许一笑。

他可真不敢开口夸这个皇叔了,皇叔做人没底线,你要是夸了他,指不定他又要当场赋诗一首呢。

可是话又说回来,如果没有了李林甫,这个朝堂该有多沉闷啊。

从姚宋到张说再到张九龄,李隆基真的有点够了,一个个都是义正言辞大义凛然的,动不动还给他甩脸子,一点情趣都没有!

漕运改革事关重大,牵扯环节方方面面,大臣们足足讨论了半个时辰才大致达成一致。

气氛还算好,虽然有争吵但没发展成武斗。

裴耀卿神色平静坐下来,他如今兼任着江淮河南转运使,手头最紧要的事就是漕运改革,其他次要的工作都写在奏章里,没必要都拿出来讨论。

这就是裴耀卿,不争不抢,不邀功也不邀清名,一心只想把事情办好。

天子李隆基看着安静的中年帅哥裴耀卿,觉得格外顺眼,很好,今天没给朕添堵。

他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,从高力士手里接过一碗独苓汤喝下去,目光看向第三相位的李林甫。

李哥奴啊李哥奴,你自求多福吧,张九龄就等着你呢。

李林甫偷偷吐出含在嘴里的鸡舌香,手持笏板站起身来,口吐芬芳道:“臣联合礼部、吏部,统筹明年省试,恭贺圣人,如今各地遴选之才子,生徒、乡贡生已相继赶赴洛阳城,天才英才尽集于圣人座下!”

李隆基微微点头,李林甫这鸡舌香没有白含,说得四平八稳,也算是开了个好头。

科考是朝廷选拔凉菜的重要渠道,从开元元年到今年为止,一共有十八位宰相是通过科举任职的,占据了宰相总人数的三分之二。

开元盛世,科举士子功不可没。

以往负责尚书省考试也就是进士试的,是吏部官员考功员外郎,但考功员外郎只是一个从六品的小官,位微言轻不说,也显示不出朝廷对举子们的重视。

所以玄宗皇帝有意提高进士考试的逼格,将主持科举的吏部改为礼部,主持的官员也换成礼部侍郎。

礼部侍郎是正四品的大员,相当于现在的文化部副部长,这样级别就很高了。

虽然政策还没有正式落实,但从今年已经开始尝试了,这也得到了张九龄等大臣的支持。

所以说,李林甫的第一奏,算是他的政绩,也算是变相讨好了张九龄等人。

李林甫看到皇帝和大臣们点头,不禁心神大定,躬身道:“臣请,科举考试新开一科,医举科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