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网站首页 > 龙门少侠 > 第1章 剃发留辫起争端

第1章 剃发留辫起争端(2 / 2)

于是乎,龙嘉诚在民间的声望越来越高,慕名前来求字、求医的更是络绎不绝。

不过,随着清军的到来,很快就打破了这座古镇的平静。而一些清兵动辄在大街上抓人杀人,强行推行《剃发令》,也搞得鸡飞狗跳,人心惶惶。一段时间以来,因冲突造成伤筋动骨的病人越来越多,让龙嘉诚忙得团团转。

进驻龙门镇的清军的一个千总,在龙门镇推行《剃发令》时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。当他得知龙嘉诚是前明府衙的官员,在当地颇有名望时,就亲自带人找上门来,动员他带头剃发易服。

这位千总趾高气扬地说:“大明朝已经完蛋了,我大清皇帝也已经入住紫禁城了,望老先生认清形势,臣服大清。听说老先生在当地很有影响力,那就请你带头剃发易服。如果照做了,我可以上奏朝廷,让你官复原职。”

龙嘉诚本身对清廷推行的这个《剃发令》就很反感,根本不可能带头去剃发。而且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大明朝的官,人活一口气,岂能背叛大明去做清朝的官。

这个清军千总见龙嘉诚“不合作”的态度非常坚决,有些恼怒,威胁道:“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!如果你不带头剃发,那么就把你全家都发配到宁古塔去,子子孙孙一辈子做苦力。”

龙嘉诚虽然内心里恨大明王朝的皇帝和众多官员不争气,丢掉了大明的江山,但是却也是“忠于大明”的一条硬汉子。

此时的龙嘉诚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,不仅没有与清军“合作”,反而为那些不愿意“剃发留辫”的百姓说话,且提醒清军在推行《剃发令》时不要采取过激手段。否则,将物极必反。

龙嘉诚“不配合”推行《剃发令》,让这位清军千总气急败坏。最近一段时间,他正因为《剃发令》推广缓慢,受到上司的训斥,心里有些不痛快,就想抓个“反面典型”,杀一儆百。

这个清军千总也知道不能以“不剃发”为名随便杀人,这样会激起民变。正在他左右为难之时,一位降清的县官给他出了一个主意。随后,这个清军千总就给龙嘉诚戴上一顶“反清复明组织‘头子’”的大帽子,随即下令将龙嘉诚打入大牢,准备择机问斩。

龙嘉诚和妻子吴氏有一个儿子,名叫龙天泽。吴氏当年在生龙天泽时,折腾了一晚上,差点难产死了。后来,在天亮时终于把他给生了下来,母子平安。

龙嘉诚祖上三代单传,40多岁时才盼来一个儿子,也算得上是老年得子。当时妻子生产时差点出意外,让龙嘉诚非常的着急,跑到院子里一个劲地祈求上天保佑。

后来,母子平安,让龙嘉诚激动万分。为感念上苍的恩泽与眷顾,龙嘉诚给这个儿子取名龙天泽,也是希望大难不死的儿子天资聪颖,沐浴在上苍恩泽中健康成长。

改朝换代这一年,龙天泽刚满8岁。龙天泽从小深受父母的疼爱,生在这样的家庭,也使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影响。他非常懂事,学习刻苦,爱好广泛,就是平时身子有些弱,龙嘉诚不得不在龙天泽小的时候,就教他一些强身健体的方法和本领。

龙嘉诚被清军抓走的那一天,恰好吴氏带着龙天泽到附近的山上采摘草药、捡拾柴火。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一场大灾难会突然降临。

龙嘉诚被清军以“反清复明”的罪名抓了,这在龙门镇可是件轰动全镇的大事。镇上众多群众自发聚集到镇府衙前,替龙嘉诚说情。

另有几个好心的群众赶紧跑到山上,将龙嘉诚被抓的消息告诉了吴氏和龙天泽。

吴氏一听龙嘉诚被抓了,内心一片慌乱,当即带着龙天泽就要往回赶。这几个好心群众将她死死拦住,劝她先躲躲,看看情况再说,然后将他们娘俩藏在山上一个石洞里。

随后几天,清军四处搜捕拒绝剃发的男子及家人,而在群众的帮助下,吴氏带着龙天泽也躲过了清兵一次次的搜捕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