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网站首页 > 运动让我发家致富[年代文] > 运动让我发家致富[年代文] 第67节

运动让我发家致富[年代文] 第67节(2 / 2)

“嗯?”

“过年……我们回,回大哥那儿吗?”

想说回家,却最终成了大哥家,这个转变沈冬感觉颇有些不适应。

她的这种纠结杨灿看在眼里,亲亲的拍了拍她的手臂,柔声低语:

“咱们结了婚,你家就是我家,过年不回你大哥那儿还能去那儿?”

说到这个,杨灿突然乐了起来。

“以往我一个人过年不知道多孤单,如今好了,也有一大家子了。”

说到后来,杨灿语调里的欢喜一个劲的往外溢,听得沈冬也高兴了,回身的时候整个人都恢复了新嫁娘的欢快。

“走,咱们回家。”

虽然家变成了娘家,可她又有了一个家,这感觉其实也挺好的。

...........

不管往哪儿走,时间永远都是朝前的。杨灿和沈冬的婚姻生活也是如此,一个转眼,就又过了三年,时间一下跳到了73年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曾经轰轰烈烈的各种闹腾也消弭了起来,毕竟人总是要吃饭的,闹腾可换不来粮食,而当人的精力重新放到吃喝拉撒的日常琐事儿上之后,那闹腾劲自然就小了,再加上闹腾的主力军大多都下了乡,插了队,那城市里自然安生了起来。唯有不变的各种绿色和到处都紧张的各种票据,证明着这个年代的不一般。

沈冬今年虚岁24了,在这个18就能合法结婚的年代,至今没有生育的她已经成了附近人嘴里的闲话对象。虽然她平日大多在省队里训练,一周也就回来两天,本身心态也较好,还有自己的规划,可口舌压力依然不轻。所以即使还没到25,却还是忍不住开始考虑生孩子的事儿。

说来也怪,平日不往这上头想还没什么,一旦有了这么一个念头,沈冬感觉自己好像就有点着魔,平日出来进去的,只要见着个孩子,都忍不住会多留心几分,遇上有机会逗个孩子什么的,总是露出几分老母亲一样的笑来,看的杨灿都暗暗打趣,她着急了。

着急?或许吧,毕竟确实年纪到了,再拖下去,不定就成高龄产妇了。

“那咱们这就努力起来。”

沈冬愿意要孩子了,杨灿自然是高兴的,虽然他早就表明了会支持沈冬的职业规划,可作为一个当了好些年孤儿的男人,内心怎么可能对有个血脉相连的孩子没点期盼?所以沈冬这边一松口,他那积极性立马就上来了,第二天早上差点腿软没起来床。

瞧着他那没出息的样,沈冬好笑之余,也算是彻底的下定了决心,也琢磨起了后续的各种安排,只是她这边才刚开始学着当个助理教练,毕业分配回了镇子上供电所的沈单,借着来省城电力局领取电闸配件的机会,给她送来了个不一般的消息。

“你说谁?谁回城了?”

“就是咱们村子里最早来的那个知青。”

“不是吧,不是说扎根农村嘛,怎么突然回城了?去年过年的时候我还在知青点和他们聊过,最早的那个好像66年去的吧,这才几年?”

杨灿往嘴里塞的馒头的手都停住了,眼睛里满满都是疑惑。要是回城这么容易,当初他们厂子里那些送孩子下乡的人家能哭成那样?到现在为止,除了一个家里老人没了,回来接班的之外,好像从没听过有这样的事儿呀,难道这个也是这样的缘故?

“说是上月清理河道的时候伤到腰了,要回城治病,然后就没再回去,只是来了个什么人,说是他这身体以后不能干重体力活儿,所以托了人在城里寻了个工作。”

伤到腰?这病倒是真不好说。不过不管是不是真得了这么麻烦的病,能走通关系将户口调回去,那也相当的不简单,必定是付出了大代价的。

“那他家里到是有点本事。”

杨灿说了这么一句,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,只是他这里过去了,沈冬这里没有啊,听到有人回城,这日子过的太顺心,有些忘了时间的沈冬一下子就想到了后头轰轰烈烈的返城,想到了恢复高考,想到了……

等着恢复高考了,那她要不要考一次?听说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好像挺简单?还有,杨灿当年没能上大学一直很遗憾,那要不要提醒一声?让他准备起来?不定到时候他们能一起考出去?

脑子里的念头一个接着一个的闪过,沈冬的心都开始乱了。

“唉,想什么呢?三单问你呢。”

“啊?问,问什么?吃饭?吃面吧,我这就去做。”

因为精神恍惚,沈冬没听见沈单和杨灿的说话,迟迟没有应答他们关于晚上吃什么的问题,让杨灿发现了端倪,只是这会儿到底有弟弟在,杨灿也不好问什么,见着沈冬回了神,已经站起身去舀面,就先放下了这个,只是后头和沈单闲话的时候,时不时的就往沈冬这里看一眼。

沈单也见到了这两口子的摸样,不过他没多想,还以为自家姐姐姐夫一直就是这么腻歪呢,只笑着冲杨灿挤眉弄眼了一番,低声询问:

“我姐怎么说的?啥时候要孩子?上回来信不是说有计划了吗?怎么还没信?”

生孩子这种事儿,要努力着急,那也该是他们两口子的事儿,和你这小舅子有什么关系?你就是想帮忙也帮不上不是?

“这不是还没安排妥当嘛,怎么的,也要等你姐那边工作落实的差不多才行,不然这边刚怀上,那边一个高强度训练,还不将孩子直接给跳没了?”

你这形容的也太吓人了吧!怎么听着我姐不像是打排球的,倒像是跳大神的呢!

沈单脑补了一下自家二姐跳大神,然后孩子噗通自己掉下来的场面,猛地打了个哆嗦。

不行,不能再想了,渗人。

自打杨灿和沈冬结婚后,老沈家有人来省城,基本都是在家里过夜的,再也没有关照过招待所生意,这次沈单来自然也一样。只是这一次和以往不同,沈单在外屋行军床上呼呼大睡,小呼噜都起来了,沈冬却还没睡着,一个劲的翻着身。

“你今天怎么惹?”

沈冬的动静不小,杨灿又不是木头自然得问了不是,只是这一问,倒是让沈冬有些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了,支吾了半天才低声问:

“你说,这就开始有人回城了,那以后……这样的事儿是不是会越来越多?等到知青人人都想回城,那时候会成什么样?”

法不责众这个话什么时候都是有用的。

杨灿本来还有些不以为意,可让沈冬这么一说,脑子里不禁想起了早些年下乡刚开始那时候,那个时候沈冬好像也是这么敏感吧,难道这次也是?

沈冬如今虽然运动等级高了,抽奖的次数也少了,还有空间可以遮挡,可每年莫名奇妙多出来的东西却还是有的,要说杨灿半点没察觉,那根本不可能。到底是相处了那么些年,又一个被窝好几年最亲密的人,他怎么可能不知道。只是杨灿自来就是个聪明人,知道这世上有些事儿装糊涂,比说出来更合适。

可这有关未来的预测……这就没法子装傻了,一个不好那可是关系到他们将来的,他们还等着生孩子呢。

“要是真是这样,那以后城里怕是要乱,一下子回来这么多人,工作工作没有,住房住房紧张,老大不小,甚至拖家带口的,怎么活?”

就是这么说啊,所以后来才会有严打什么的嘛,还有什么改开,说白了,不仅是为了发展经济,也是为了安置这么些人呀。